中国科学院最新公布的一项研究结果称,今年以来京津冀的强霾天污染物主要化学组成与上世纪美、英等国的烟雾事件污染物一致,引发民众对“公共健康”的隐忧。对此,河北多位长期研究空气污染的环保专家17日表示,此轮灰霾天中确存在含氮有机颗粒物,但其含量远未达到伦敦、洛杉矶烟雾事件程度。
在过去的一个多月中,“雾霾”成为河北官方和坊间提及频率最高的一个名词。有数据统计,1月份,省会石家庄只有8天见到了阳光。在中国环保部公布的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日报中,不包括PM2.5和臭氧的API污染指数最高的前10位城市,河北省占据5席。
尽管河北官方表示,2月该省雾霾有所削弱,空气质量好于1月。不过春节后雾霾天卷土重来,触发该省多地空气严重污染。据石家庄市环保部门监测,17日,该市出现本月空气污染最重的一天,而关于空气污染的公众议题亦再被关注。
中科院“大气灰霾追因与控制”专项组日前对京津冀等地强雾霾进行污染物解析后发现,其化学组成是上世纪中叶伦敦烟雾事件和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污染物的混合体,并存在“大量含氮有机颗粒物”,而这曾导致两国当时数百民众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