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试剂知识 > 新闻公告 > 艾科试剂:一位跨国药企人力副总裁致中国同事的职场分享

艾科试剂:一位跨国药企人力副总裁致中国同事的职场分享


 
来源:http://www.aikeshiji.com
By : 艾科试剂   |  2016-01-05

致我聪明勤奋的中国同事和朋友:

又到了年末,忍不住想把自己这一年或者说这几年的感悟整理一下分享给大家。2011年我有机会被调到美国总部工作,三年前又回到北京,诚惶诚恐地接了公司亚太区的人力资源工作,有机会跳出中国来看中国的人才发展,内心有许许多多的感悟。

在中国,我们有最聪明勤奋的人才,可是我们的人才却很少能冲出亚洲,走向世界。除了我们的业务发展往往要快过我们人才发展的速度,使我们一直处在人才短缺的状态之外,我们的人才过多注重技术和知识的深度而非经验和领导力的广度,以及我们的外语能力和所经历的传统教育体系也都或多或少地阻碍了我们发展国际化人才的步伐。

尽管如此,我始终认为中国聪明的人才大有人在,勤奋的人更是比比皆是。如果以我们的人口基数以及又聪明又勤奋的人才比例来看,中国应该有超出今天几倍甚至几十倍的管理人才活跃在亚太或国际舞台,可现实却不容乐观。

在这里,我并不想为大家解析中国人才发展的现状,我只想把这几年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中国人在跨国企业工作的一些经历以及个人心得分享给大家,希望能对你们的个人发展和职业规划有所帮助。也希望更多聪明勤奋的中国人能在国际化公司里不断挑战自我,突破发展瓶颈,发挥个人的最大潜能。

1.说出来,说起来

BE SPEAKING OUT AND SPEAKING UP

相信所有在跨国公司工作的员工都会面临这方面的挑战。职位越高,接触的外籍管理者越多,感到来自这方面的压力就越大。

主要有三个方面的挑战:

1)英语不够好;

2)“说出来”似乎和我们沉默是金,三思而行或者枪打出头鸟的观念相违背;

3)“说起来”的人往往被看成光说不练,不是真正的实干家。

英语永远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认识的很多同事,英语其实没有他/她们想象的那么糟,可是在和老外谈话时开口必先道歉“My English is very poor”.其实大可不必。有些善解人意的老外会回应一句“Your English is much better than my Chinese”.

回想我们在中国开年会时,有些老外哪怕用磕磕盼盼的中文问候一下“大家好”也会迎来满堂喝彩。所以,英语不够好,是我们给予自己的束缚和标签。只要横下一条心,从今天开始,从现在开始,一句一句学,勇敢地练习用英语对话和交流,一切都不晚。你会发现自己的英文越来越好。在跨国公司,我看到很多一流的中层管理者因为语言的局限使自己在公司的发展止步不前,这些人很多是自己先放弃了。如果想要成为一名真正的国际管理人才,何不下决心把学英文作为一项测试自己学习能力的挑战,记住,有志者事竟成!

不愿“说出来”和不会“说起来”应该是中国人才的通病。这和我们的传统价值观和教育理念密切相关。

我2011年去美国总部工作时,虽然是我第三次海外工作经历,也做足了心理准备,可还是觉得很难在一个新业务领域和新环境里很快“说出来“和”说起来“。一个月后,我的老板在和我谈话时对我说“You have to speakup and speak out,otherwise, you are not going to make any impact”(你必须说出来,说起来,不然你不可能有任何影响力)。

那次谈话后,我给自己设定了目标,一定要摒弃自己多年来“沉默是金”的理念,勇敢发言,在部门管理会上尽量挑战自我,抢先发言。为此,我每次开会前会做足准备,列出关键问题并预先思考及寻找答案。可是不管我如何准备,我发现每当问题被提出时,我的美国同事总是不到一两秒钟就开始发言了,而我却往往需要一两分钟的预热和斟酌。尽管如此,我还是开始体会到了进步的喜悦。因为准备充分,虽然我没有抢先回答问题或发表见解,但我却做到了每次都会发言,并且我的分享开始被同事所关注和赞赏。我的老板开始鼓励我更多地发言,甚至很多时候她会直接在部门会上对我提问“MJ,what do you think?”或者“What’s your view?”。很快,我就接受并适应了老板让我“说出来,说起来”的要求,却仍旧赶不上我美国同事“说出来,说起来”的节奏。我内心还是觉得很纠结,不想为了说而说,更不想人云亦云毫无观点地随便说。

三个月后,我们在总部召开为期三天的公司“全球人才管理年会”,我被指派主持第三天的会议及讨论。这个会议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几十位同事参加,我们的目的是制定公司未来三年的人才管理策略、路标和行动计划。前两天的会议开得很好,但是从亚太区来的参会者,除澳大利亚和印度的同事外前两天几乎都没发言,我希望在第三天改变这一状况。

在我主持会议的前一天晚上,看见儿子拿着过圣诞节我给他买的大爆米花桶在敲着玩儿,突然想起了中国的“击鼓传花”游戏。于是第二天我拎着爆米花桶、一枝花和从中国带去的擀面杖到了会场。会议开始前我给我的各国同事们介绍了“击鼓传花”的游戏规则,并告诉大家今天会议日程中每一项讨论后的分享都要通过击鼓传花决定谁先发言。那是怎样热闹、欣喜和有成就感的一天啊!对我而言,那一天最大的欣喜在于所有拿到花的同事都起来发了言,包括我所有的亚洲同事。

那一天最大的成就感来源于所有亚洲同事包括中国同事的发言都非常有内涵,有深度,让欧美同事刮目相看。大家突然意识到,虽然前两天大多数亚太区来的同事都没发言,但并不代表他们没参与或者没思考,他们很多颇具洞察力的观点是欧美同事看不到或没想到的。我的欧美同事也打趣地对我说没想到我用中国的传统游戏最好地诠释了美国“equal opportunity”的概念。

在结束会议前的总结发言中,我分享了自己在美国前三个月经历的沟沟坎坎,从开始的“沉默”到适应“主动说出来”到“今天想尽办法创造机会让所有参会同事都说起来”的心路历程,提醒我们自己在制定全球人才发展策略时要更多地了解各国各地的文化差异,风俗和习惯,体谅新兴国家,特别是非英语国家人才面临的额外挑战,真正做到人才发展的国际化而非美国化,找到挖掘人才以及发展和激励当地人才的方法,逐步从这些驱动公司未来业务发展的国家挑选和输出人才,并努力培养他们成为可以承担重任的区域和国际化人才。

就这样,“说出来,说起来”不仅让我在新的环境和岗位逐步发挥了越来越大的影响力,也时刻提醒了我身边的美国同事要更好地拥有“文化敏锐度”,了解、接纳并发展来自不同国家和文化背景的人才。

在日常生活中勇敢地“说出来”也帮助我增强了信心,消除了自己因文化差异产生的不自在和不自信。

记得有一次一位美国同事见到我后兴奋地和我谈论刚刚结束的“superbowl”比赛(超级碗是美国国家美式足球联赛,比赛时常常是家家观赛,万人空巷),我因不了解这一赛事,所以插不上话,感觉有些尴尬。我同事可能以为我对他的谈话不敢兴趣,便很直截了当地对我说:“MJ,you know when people meet each other in the States, it’s very common to talk about sports”.我想了一下便鼓足勇气对他打趣地说:“Thanks for letting me know.However, Pingpang does not count, right?”我同事大笑起来,连忙说只有美国人对美式足球疯狂,并说他家地下室真有乒乓球台,找时间一定约我去他家打乒乓球。

2.沟通和陈述时简明扼要

BE CONCISE IN OUR COMMUNICATION AND PRESENTATION

我在去美国工作之前的几任外籍老板都曾给过我反馈,希望我日常沟通和报告工作时要更加简明扼要,但因为自己一直业绩很好,这些反馈似乎从来没真正引起我的重视。再加上使用第二语言工作,总觉得沟通起来没有中文来得顺手,不免会多啰嗦几句以支持自己的观点和论述。

到了美国,我发现自己的老毛病突然变得格外明显,而且有时候我的反复解释反而让对方找不着北了。更蹊跷的是,我发现这个毛病似乎是我们很多中国人在英文环境下工作时的通病,它虽然与工作业绩关系不大,但在跨国公司里却对我们潜力的评估有着负面的影响。

记得在一次公司管理层的人才盘点会议上,听到最多的关于中国高管“优点”的评语就是业绩和客户导向,执行力强等。而说到“改进空间”时十有八九都离不开策略思维和沟通(strategic thinking and communication),全球观及企业视野(global mindset and enterprise view)等等。

 
 
以上资料由艾科试剂:http://www.aikeshiji.com提供
首页| 帮助中心| 网站使用条款| 隐私政策| 公司简介|

成都博瑞特化学技术有限公司  www.aikeshiji.com 艾科试剂版权所有

艾科试剂官方网址

蜀ICP备11026452号 危险品化学品经营许可证 电子营业执照

本网站销售的所有产品仅用于工业应用或者科学研究等非医疗目的,不可用于人类或动物的临床诊断或治疗,非药用,非食用。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00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