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Science上的一项研究论文中,来自斯坦福大学和康奈尔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通过研究在大鼠机体中鉴别出了参与快感缺失的特殊大脑回路。
文章中研究人员对大鼠进行相关实验,并且解释了为何这项在动物模型中进行的研究可以为开发治疗人类快感缺失的新型疗法提供思路;快感缺失并不是一种疾病,其只是某些疾病所伴随的一种症状,比如精神分裂症或慢性抑郁症等疾病患者出现的一种症状。很多医学研究者希望寻找到引发患者快感缺失的原因来帮助开发特殊疗法。
带着这一目的,研究人员将光遗传学同fMRI脑部扫描技术相结合来对大鼠进行研究,寻找大鼠大脑中参与快感缺失的神经回路。研究者认为,大鼠等动物都会感觉到快乐,因为大量实验已经对此进行了验证,其中一个实验就发现,大鼠更喜欢糖水,因为糖分可以给其带来快乐的感觉,随后研究者利用实验中的信息进行研究,如果他们可以促进大鼠喜欢糖水优于纯净水,那么研究者就很有可能开发一种方法来诱导大鼠表现出快感缺失的症状。
研究人员利用光遗传学技术,该技术是利用光对神经细胞进行照射来改变神经细胞回路的反应,比如当光照射到大鼠中脑的神经元上时,就会促进大脑中奖赏系统相关的神经回路的活性增加;随后利用fMRI扫描,研究人员就开始寻找活性增加的大脑奖赏系统;随后研究者刺激了大鼠的腹内侧前额叶皮质区域的神经元,结果大鼠大脑纹状体中的血流速率(活性)降低了,同时大鼠停止了对糖水的偏爱。
最后研究人员总结道,本文研究阐明了大鼠经历快感缺失所涉及的分子机制,相关研究或在未来可以转化到对人类疾病的研究中去,或许在未来某一天研究者可以开发出治疗人类相关疾病的新型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