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试剂知识 > 新闻公告 > 艾科试剂:Science:学术期刊正致力于解决作者重名的问题

艾科试剂:Science:学术期刊正致力于解决作者重名的问题


 
来源:http://www.aikeshiji.com
By : 艾科试剂   |  2016-01-18

姓名并不是独一无二的,这一特点在每个人刚出生时就出现了。如果你的名字是“Williams, Johnson 或者Smith”(美国最常见的几种名字)的话,大家如果想在网上找到你的信息那就要费老大劲了。对于科学研究者来讲,由于他们的学术地位是由发表文章的数量与影响力决定的,名字的模糊性将会对他们带来严重的影响。那么,能不能找到一个合适的办法使得每一名科学家在其发表的文章、参与的项目以及经费申请书中都有区别于他人的标记呢?

无需等待,学界已经开始想办法建立一套标准的系统进行区分。在最近公布的一封公开信中,一些世界上最大的科学出版社称将要求每一名投稿的研究员注册一个ORCID(这是一个非盈利的组织,主要作用是将研究者通过16位的数字密码加以区分)。

不过很难讲OCRID能否取得这一竞赛的最终胜利。2009年刚启动时,已经有好几个竞争性的ID系统已经开始运行。汤姆森-路透社提供了一套叫做Researcher ID的系统,另外,Elsevier相应的建立了Scopus 作者鉴定系统。尽管这些系统与背后的数据库无缝连接,但这些系统毕竟是私人所有的。通过与学术界的多方讨论,一个叫做Crossref的学术组织将会在文章中提供数字鉴别系统。

然而万事开头难,毕竟很多研究者们并没有名字带来的困扰,因此他们注册的积极性并不高。不管怎样,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趋势渐渐地好转起来。如今OCRID的注册用户已经高达200万,注册的速度已经可以与科学新发现的速度相媲美了。“中国是我们的第二大市场”,Haak说道。

在加州理工学院神经学系工作的博士后Weizhe Hong对此则并不感到惊讶:“我还在读博士时就已经注册了这一账户。如果人们仅仅通过我的名字去搜索我的文章的话,将会得到10000个结果,这确实不是什么好事”。

Hong还指出,亚洲人的姓名面临两度重复的尴尬境地。有超过1000万人使用“Nguyen”这一名字,另外有1亿人使用“Wang”这个姓。而且如果将亚洲文字转变为字母表组成的音译字时,又会有很多同音不同字的名字混在一起。

ORCID将这一严峻的问题告诉了研究者们,但ORCID并不会做完所有的工作。首先,尽管科学家的ID码将会标记其所有的文章,但此前需要他们对自己的文章进行准确收录,对此校方可能会从中帮助。

另一个问题来自于已故的科学家。对于在世的科学家,这些问题都能解决,但已故的科学家是不能亲自注册ORCID的。有人认为维基百科这样的系统能够对已故的科学家进行编号。但是Haak对此也没有太大信心。

此前没有听说过ORCID的科学家们在听到还有这么个东西时都喜出望外,而且他们对注册私人账号表现出了较高的兴趣。

目前在学术领域以外也存在重名的情况,对此ORCID也无能为力。但这起码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以上资料由艾科试剂:http://www.aikeshiji.com提供
首页| 帮助中心| 网站使用条款| 隐私政策| 公司简介|

成都博瑞特化学技术有限公司  www.aikeshiji.com 艾科试剂版权所有

艾科试剂官方网址

蜀ICP备11026452号 危险品化学品经营许可证 电子营业执照

本网站销售的所有产品仅用于工业应用或者科学研究等非医疗目的,不可用于人类或动物的临床诊断或治疗,非药用,非食用。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00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