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筛选深海砷抗性菌,了解印度洋中脊深海沉积物砷抗性菌的多样性情况。【方法】通过砷富集培养,筛选出砷抗性菌;通过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分析与构建16S rDNA 克隆文库法两种手段分析了富集物中砷抗性菌的多样性。利用兼并引物PCR,从抗性菌株中克隆与砷抗性相关的基因。【结果】共筛选到8株砷抗性菌,分别属于γ-proteobacteria的5个不同的属。其中,菌株AS-I1-3的抗性最高,可以在26×10 3 mol/L三价砷存在的情况下生长,该菌株的16S rDNA 序列与菌株Pseudoalteromonas tetraodoni IAM同源性最高 (100%)。DGGE分析显示,该菌是富集物中的最优势菌,其次是盐单胞菌(Halomonas)和海杆菌(Marinobacter)。16S rDNA 克隆文库分析结果进一步证明,与菌株AS-I1-3序列相同的克隆子占整个克隆文库的72.5%;而与菌株AS-I1-5 (Halomonas meridiana, 100%) 和菌株Mn-I1-6(Marinobacter vinifirmus,99%)序相同的克隆子分别占10%和7.5%。然而,利用兼并引物PCR,仅能从2株非优势菌中克隆到了与砷抗性相关的基因,表明菌群中的优势抗性菌可能有其他的抗性机制。【结论】在深海环境中存在着多种砷抗性菌,其中Pseudoalteromonas属的菌株是该富集条件下的砷抗性优势菌。这些砷抗性菌在大洋环境砷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的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