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研究噬菌体整合酶基因在猪链球菌2 型(Streptococcus suis type 2, SS2)中的分布情况。【方法】根据噬菌体整合酶基因设计引物, 建立了PCR 方法, 并对扩增产物进行测序。【结果】结果显示, 25 株SS2 致病菌株均扩增出目的片段, 非毒力株T15、5 株其它血清型猪链球菌及兰氏C群猪源链球菌未扩增出目的片段。经丝裂霉素C 诱导后, SS2 致病菌株出现完全的细胞溶解, 而非毒力株T15 未出现溶解。SS2 致病株HA9801 和ZY05719 诱导均产生溶原性噬菌体, 分别命名为SS2-HA 和SS2-ZY, 电镜观察, 二者均头部呈正六边形, 无尾部, 其核酸类型为dsDNA, 可鉴定为复层噬菌体科(Tectiviridae)的成员。噬菌体SS2-HA 和SS2-ZY 整合酶基因序列与已报道的SS2 噬菌体整合酶基因序列高度同源, 显示SS2 噬菌体整合酶具有较高的特异性。【结论】从SS2 致病株中检出溶原性噬菌体和噬菌体整合酶基因, 且噬菌体整合酶基因与SS2 溶菌酶释放蛋白(mrp)等7 种毒力相关基因有相关性, 表明SS2 的溶原性噬菌体可能与其致病性有关。
关键词:猪链球菌2 型; 溶原性噬菌体; 诱导
中图分类号:S852.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001-6209 (2008) 04-0508-06
SS2 是一种革兰氏阳性菌, 在全世界广泛分布, 与仔猪的脑膜炎、关节炎、心内膜炎等有很大的关联[1]。此外, 也可引起人的脑膜脑炎、心内膜炎及永久性的听力丧失[2]。该菌可以定殖于猪的扁桃体, 在猪群有很高的携带率[3]。SS2 菌株可分为毒力株、弱毒力株和无毒力株[4]。已知的毒力因子有溶菌酶释放蛋白、胞外因子、溶血素、荚膜多糖等, 但并不能完全解释强弱菌株的差异[5]。最近的研究表明, 基因交换是猪链球菌菌群进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其中包括如溶血素等毒力因子的多种组合[6, 7]。此外, King 等研究表明, 荚膜合成相关基因能通过猪链球菌菌群水平转移[8]。因此, 对SS2 噬菌体的研究, 有助于解决噬菌体介导的毒力因子和猪链球菌遗传进化等方面的问题